

在微友发来的图片中可以看出,这是臆造、冒用的典型案例。中国人民银行从没有发行过这个所谓的“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纪念银币”,这属于臆造,而且在这个所谓的“鉴定证书”上,还盗用了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金币总公司的名称及形象标识,且“证书”式样也是仿照正规的鉴定证书,具有一定的迷惑性。但假的就是假的,如这个假证书上的“2011-J-20”,这个编号真正对应的纪念币是“2011版1公斤熊猫精制银币”。
其实不只建党90周年、100周年,还有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、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,2017年建军90周年、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、2019年建国70周年等,凡遇到重大历史政治事件,不法商家总会借题发挥,通过网络、电视、报纸杂志等媒介,或者是电话推销等方式兜售虚假纪念商品。
此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一则风险提示,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。

中国人民银行已将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币”纳入2021年纪念币发行计划,但尚未发行。目前市场上所谓“中国人民银行发行”的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”纪念币(钞)均为臆造,相关宣传、销售、预订等均为违法违规行为。中国人民银行将对臆造相关题材纪念币(钞)等行为严密监测、严厉打击,同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人民币钱币产品时要谨慎选择购买渠道,不要误信虚假宣传,保护自身利益。
中国人民银行的这则风险提示及时起到了警示提醒、以正视听的作用,同时也再次表明纪念币打假维权其路漫漫,唯有持续发力,方能久久为功。
多年来,中国金币总公司作为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的总经销机构,一以贯之地高度重视打假维权工作。2007年成立了维权反假办公室,专门对接工商、公安等国家执法机关,统筹协调金银纪念币打假工作。同时大力开展反假维权宣传,普及贵金属纪念币知识,提升消费者辨假能力和维权防范意识。十余年来成绩可圈可点,有效遏制了制造和贩卖假币的势头。
时下,中国贵金属纪念币坚持以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魂,不断创新攀高,精品迭出,且以多元化传播引领美的巡礼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、投资爱好者欣赏之,集藏之。随着而来的是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领域,制造和贩卖假币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。
尤为值得注意的是,制假者为了推销假金银纪念币,诱人上当,常以互联网发布虚假广告入手。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,截至2020年6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9.4亿。互联网覆盖面广、影响力大、传播速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特别是在自媒体领域和社交平台上,虚假广告极易在相互熟悉的人群间快速传播;利用手机短信、电子邮件、微信等方式,将虚假信息直接发送目标群体,针对性强、成本低,且不乏受众,“蒙着一个算一个”。

(图为网络虚假纪念币广告)
由此看来,强化网络广告监管和执法力度迫在眉睫。凸显监管“道高一丈”,非得采取持续的严打高压态势不可,发现纪念币虚假广告“露头”即打,多方“围堵”,及时戳穿谎言。
虽然互联网虚假广告不停地换“马甲”,但再怎么变,其虚假的内容、欺骗消费者的本质始终未变。例如,蹭热点:借建党建国xx周年、航天等重大题材及生肖、熊猫等群众基础广泛的题材来制造、推销臆造金银币。消费者欲识破假币陷阱其实并不难,只需在中国人民银行官网、中国金币网及中国金币微信公众号上查询,并加以对照发行公告就一目了然。又如,偷换概念:把纪念章忽悠成纪念币;“合金”混淆为贵金属;声称所谓“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”“限量发行、欲购从速、错过再无”;信誓旦旦地承诺“包邮、品质保障”等。
案例


互联网平台绝不能任由假币虚假广告堂而皇之横行其上,仅凭自查自纠、突击抽查等传统方式恐怕难以奏效,还需要紧跟互联网广告业态的发展与时俱进,在关键环节上出新招。在技术层面上要有新突破,对接市场监管、网信办、公安等部门数据库,形成联防联控监管合力,充分释放大数据技术在防范治理网络诈骗方面的强大效能;在审核机制上要有新举措,坚持源头治理,既要把控服务平台的广告准入资质,也要审核广告内容的真伪。企业与司法机关、监管部门之间要形成联动,建立跨平台、多维度、全方位的机制,网上网下协同治理,进一步压缩造假者行骗的空间。
猛药去疴,重典治乱。贵金属纪念币发行机构只有央行一家,通过网络发布语焉不详、以假充真的此类纪念币广告,涉嫌虚假广告和诈骗,对这种违法行为,监管和司法部门保持利剑高悬、持续震慑非常重要。对那些不法分子应依法严惩不贷,让其付出付不起的代价,有利于以儆效尤,警示潜在违法者敬畏法律、不敢为非作歹,亦能起到维护网络清朗空间、维护中国金币品牌、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长久作用。
作为钱币集藏爱好者,维护好集藏环境人人有责,做好金银币知识宣讲员,向身边想要收藏的朋友普及钱币反假常识,让更多想要收藏金银币的爱好者找到正确的收藏方法。当然,我们也会不遗余力地做好宣传工作,为钱币爱好者享受集藏乐趣助力。